杠杆遮羞布下的 9 亿亏空:皇马巴萨五年财务真相
当皇马在 2024 年欧冠决赛中举起队史第 15 座冠军奖杯时,伯纳乌球场的烟花掩盖了一个尴尬的事实 —— 这家欧洲最成功的俱乐部过去五年若没有财务杠杆操作,实际亏损已达 3.37 亿欧元。而在巴塞罗那,诺坎普球场的欢呼声背后,俱乐部同期真实亏损更高达 6 亿欧元。《马卡报》披露的这组数据,揭开了西甲双雄通过金融手段维持光鲜表象的财务真相。
zoty中欧体育,中欧体育,zoty中欧体育,中欧体育皇马的财务魔术颇具隐蔽性。俱乐部官方财报显示过去五年累计净利润 6550 万欧元,但细究账目可见三项关键杠杆操作:出售伯纳乌球场新业务股份、两个赛季预售 VIP 座位长期使用权合计 1.35 亿欧元,以及将 2025 年世俱杯 50% 收入(约 4200 万欧元)提前入账。这些操作如同财务版的 "寅吃卯粮",将未来收入转化为当下利润。这种谨慎的杠杆策略使其保持着 5.98 亿欧元的净资产缓冲,成为抵御风险的重要屏障。

巴萨的杠杆操作则更为激进且争议更大。为填补财务黑洞,俱乐部在五年内通过杠杆获取 7.17 亿欧元,包括向美国财团第六街出售未来 25 年 25% 电视转播权得 6.67 亿欧元,以及出售 "巴萨工作室" 股份融资 2 亿欧元。但光鲜数字背后暗藏危机:巴萨工作室 4.08 亿欧元估值中,实际到账仅 5000 万欧元,其余被审计机构扣除;尚有 3.58 亿欧元 "账面收入" 未实际到账,这种收入与现金流的脱节随时可能引发流动性危机。更致命的是,出售转播权使俱乐部永久失去这部分收入,按当前价值计算累计损失将达 10 亿欧元。
会员制模式本应是两队的制度优势,巴萨 14.4 万会员与皇马 9.3 万会员每年贡献稳定会费收入。但这种非盈利属性反而催生了 "即时满足" 的运营压力 —— 为取悦会员,俱乐部往往不惜透支未来。巴萨 2023/24 赛季工资帽从 2.7 亿欧元骤降至 3.8 亿欧元,却仍在转会市场豪掷 6000 万欧元签下奥尔莫,最终因薪资超限导致新援半年无法注册。皇马虽保持薪资健康(薪资占收入比 28.8%),但财报中 1.22 亿欧元 "不明支出" 引发质疑,英国《每日电讯报》猜测这笔占运营成本 20% 的款项可能用于偿还杠杆债务。
疫情成为财务恶化的催化剂。空场比赛使巴萨每年减少超 1 亿欧元比赛日收入,皇马虽通过伯纳乌改造将比赛日收入提升至 2.6 亿欧元,但仍需依赖出售球场 30% 未来收入换取 3.6 亿欧元流动资金填补亏空。两队推动欧超联赛的背后,正是对稳定收入来源的迫切需求 —— 当常规运营持续亏损,只能寄望于打破现有体系重构收入分配格局。
杠杆的代价正在逐步显现。巴萨从 2025 年开始,每年需向第六街支付 4000 万欧元转播权分成,加上诺坎普改造 14.5 亿欧元贷款的 5.53% 年化利息,每年固定财务成本高达 1.2 亿欧元,相当于其当前转会预算的 35%。皇马虽暂无流动性危机,但 2022 年财报中 "其他运营费用" 较 2017 年激增 800%,远高于 6% 的营收增幅,这种异常增长为未来埋下隐患。
青训体系作为俱乐部根基也受波及。巴萨青训过去五年亏损 3900 万欧元,皇马青训亏损 2200 万欧元,当俱乐部将资金用于偿还杠杆债务,青少年培养的投入不可避免被压缩。巴萨品牌价值从 2023 年的 52 亿美元跌至 2025 年的 38 亿美元,竞技成绩下滑与财务丑闻导致的会员流失(从 14.3 万降至 12.8 万),正在形成恶性循环。
这场财务豪赌本质是用未来换现在。皇马如同精明的信用卡用户,通过巧妙的账单分期维持信用评级;巴萨则像透支过度的借款人,不得不抵押核心资产度日。当两家会员制俱乐部将 25 年的转播权收入提前变现时,他们透支的或许不仅是俱乐部的未来,更是整个西甲联赛的生态平衡。正如财务专家所言:"杠杆本身无对错,但当俱乐部把子孙后代的收入都花在当下,留给足球的只剩下待偿还的账单。"